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三晋特产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村站管理 - 文化旅游 - 旅游特色
我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平定县娘子关镇举行
发布时间:2019.06.10    新闻来源:阳泉晚报   浏览次数: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7日至9日,我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平定县娘子关镇举行。 活动中,我市多位非遗传承人和相关组织通过举办讲座、进行展演、展示制作技艺等方式,向公众宣传非遗相关知识,展示非遗魅力。刘   胜摄

  听讲座、学知识、观展览、看展演;盂县梁家寨非遗传习基地、三泉村非遗传习基地被认定……6月7日至9日,我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平定县娘子关镇举行。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今年“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的活动主题,我市将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搬到了旅游景区。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马占飞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产生出来的。

  听讲座,学知识

  6月7日,在平定县娘子关镇政府会议室内,60多名市县两级非遗骨干及非遗传承人聚在一起,聆听了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孙建君,原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两位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文本写作等内容的讲解。

  我市非遗传承人张文亮说:“我市能够把国家级、省级的专家请来,在继续学习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为众多我市已经成为省级、市级、区级的项目传承人上这么一堂课,就是为了让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走得更远、更扎实,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观展览,看展演

  6月8日一大早,在盂县展示区,盂县奇剪工作室的主人谢变良与儿子魏俊杰正在现场剪纸。来自河北省的王先生与妻子好奇地走上前认真观看,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猪”剪成。王先生说:“真是高手在民间啊,连小猪的毛发都能剪出来还不断,厉害!”

  在平定县展厅,各式各样的石头画,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一张桌子前,娘子关村村民段计英正在为客人挑选好的生肖石头画留字做纪念。段计英说:“把石头画做成旅游特色纪念品,游客们很喜欢,不仅自己增加了收入,还宣传了娘子关。”

  重保护、重传承

  在平定县娘子关文创中心举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中,首批17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及传习基地被认定。谈起此举的意义,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挖掘、保护、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对于此次被认定为河下冯氏正骨传习所,阳泉河下冯氏正骨第二代传承人冯幸村说,要想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必须守正创新。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他将中西医结合,为患者减少了病痛。同时,还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给热爱中医学的弟子,让他们传承技艺的同时,领悟非遗的精髓。“我将利用这个传习所,让这门技艺成为‘活’在我们生活中的实践。”

  翻开我市文化史册,积淀着悠久历史、散发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名胜古迹、特色艺术和特色小吃令人心驰神往、回味不已。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第二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收集线索4500余条,照片5000余张,音像资料300多小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同时,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4项、省级名录项目31项、市级名录项目111项、县级名录项目100余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8人、我市现有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

  如今,平定县、矿区、盂县、城区已将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展示场馆、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全域性非遗保护工作格局在我市正在形成。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平定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pddszx.com   2006-2023  版权所有
地址(ADD):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前社村口    联系电话(TEL):0353-5665000   传真(FAX):0353-5665000
E-MAIL:4390353@qq.com   备案号:晋ICP备18002743号   技术支持:阳泉市驿拓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