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鸡
养羊
数九寒天,平定县东回镇营庄村村民耿三科每天早晨6点起来,吃罢早饭就去养殖场了。走进养殖场,他先搬一些秸秆喂羊,再将玉米面、糠等拌成饲料喂鸡,切草、磨面、添水、加料……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流过。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耿三科这几年一直努力奋斗。今年,他家养了20箱蜂、40只羊、100只鸡,一年四季没有清闲。他说:“人忙起来,收入就多了,咱农民就得靠勤劳才能致富。”
前些年,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技术的耿三科依靠打零工挣钱。大儿子读初中、小儿子上小学,爱人耿秀润租房住在外面,照顾孩子们读书。村里虽有几亩地,但一家人长期在外疏于管理,田地的收入甚微。家里的开销全靠耿三科一个人打零工的工资,家庭年收入不足1万元,2014年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市财政局作为营庄村的帮扶单位,鼓励村民利用村里的资源,通过养殖增加收入,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这一举措让耿三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孩子大了开始住校。我也50多岁了,不能继续在外面奔波了。”耿三科说,扶贫的好政策,增强了发展信心。他和妻子决定返回村,发展养殖产业,守家在地挣钱。
2016年,耿三科迈上养殖发展道路。耿三科和妻子一致认为:既然回村搞养殖,就得干出个名堂来,不能懒散,更不能“等靠要”。当年开春后,耿三科筹资购买了10只羊进行养殖。4月蜂繁季节,村里为他家免费提供了5箱蜂和一些蜂具,耿三科开始接触蜜蜂养殖。5月,他们又购买了几百只鸡苗,在核桃林下散养蛋鸡。
这几年,耿三科养殖羊存栏最多为50只,每个月都有小羊出生。喂养两三个月,每只羔羊以600~800元的价格销售。“今年下半年,母羊生下20多只小羊。”耿三科介绍说,经过三四年的发展,羔羊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销路,很多养殖户进村购买或订购羔羊,收入逐步稳定。
蜜蜂养殖也给耿三科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掌握了养蜂技术,蜂群的规模也逐年增加。扶贫工作队员多次帮助他家销售蜂蜜。除了开销外,每年养蜂至少收入七八千元。
耿三科家还是村里的养鸡大户,他家的鸡蛋质量有保证、不愁卖。每年依靠销售鸡蛋,家里收入六七千元。除了养殖外,他还流转了村民的十多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为畜禽提供饲料。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耿三科靠着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走上了创业脱贫的路子,成为营庄村勤劳典范、脱贫样板。今年3月,耿三科为大儿子娶了媳妇,日子越过越好。耿三科说,驻村帮扶队员为他讲政策谋出路,是他的坚强后盾。村里免费加工饲料、承担养殖用水等费用,解决了养殖中遇到的困难。“小家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村集体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