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平定县柏井镇企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范有科将拌好的饲料装进小推车走进猪舍。他把饲料铲进食槽,不少猪围拢过来。看到一头头大白猪抢食吃,范有科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正月,俺到合作社养猪,活儿不重,俺能干得了。”范有科说。
喂完猪,范有科拿起铁锹开始清理猪粪,打扫猪舍卫生。
今年67岁的范有科是企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在村里的天籁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干活的收入,他家每年还能拿到合作社的分红。范有科边干活边介绍自己的工作。正说着,企明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范武科走了进来。“这几天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母猪产房和小猪猪舍的保温。”范武科叮嘱范有科。
企明村位于平定县城东40公里处,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由于地处偏远,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打工和传统种植业,前些年企明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160户400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59人。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着呢,帮扶单位市检察院给俺们办了不少大事。”范武科介绍说,村里打出了深井,架设了高压电和低压电线路。2018年底,深井至村口民用井的输水管道铺设完成,村民喝上了甘甜的深井水。
企明村干旱缺水,人畜饮水主要靠收集雨水,用水难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16年,市检察院联系水利部门多次勘探,发现当地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帮扶单位和村里综合各方面因素,科学选址,筹措30余万元资金,打出了480多米的深井,出水量达每小时40立方米,解决了缺水这个影响企明村发展的问题。市检察院还协调市供电局,为村里架设了高压电和低压电线路。
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了,为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发展产业,市检察院和村支“两委”共同谋划企明村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以肉猪养殖、柴鸡养殖为支柱产业,同步开发利用深井水,发展乡村旅游。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生猪和柴鸡养殖产业。如今,合作社已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存栏200余头的肉猪养殖项目和规模2000只的柴鸡养殖项目,配套建设了饲料间、化粪池、蓄水池等设施。
“2019年,合作社销售肉猪70余头、柴鸡蛋300多公斤,收入30万元。村里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增收5000多元。合作社每年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同时,村里积极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企明村第一书记王奇说。
“今年咱们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村民收入和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范武科和王奇讨论着下一步的打算,“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我们有能力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让村子变得更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