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三晋特产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村站管理 - 文化旅游 - 旅游特色
七亘打造红色文化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2017.08.05    新闻来源:文史月刊   浏览次数:

    80年前,在这里,刘伯承元帅带领八路军痛击进犯山西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歼敌400多人的辉煌战绩,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写入了史册。
    80年后的今天,这个有着革命光荣传统小山村的千余群众,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用自己的坚韧不屈向着小康迈进。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南庄这片“红色土地”就是当年刘元帅和战友杀出的血路,他们拼搏抗日洒下的的血与泪,值得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尊敬与爱戴,更值得我们用心将红色文化世代传承。

    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七亘大捷纪念碑”,仿佛听到那段历史惊心动魄的回响。

    1937年10月中旬,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师长率领下东渡黄河,以太行山为中心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至正太路南,宿营于平定马山村。10月25日,侵华日军20师团取道九龙关,迂回向平定开进,其辎重部队千余人由河北测鱼西上,七亘村是由测鱼进入平定的必经之地。刘伯承借七亘地利设伏,给侵略者以痛击,当场毙敌300多人,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战马300多匹。日军以为我军按兵家常规得胜已撤,于28日沿原路再次进犯。刘伯承出敌意外,反常用兵,再次于七亘巧摆奇阵,致敌重陷伏击,弃尸百余具、骡马数十匹后溃败逃窜。七亘大捷,我军伤亡30多人,歼敌400多人,成为运用重叠的待伏战术的辉煌战例。七亘这个当时只有700多口人的小山村,在八年抗战中,交公粮25万余公斤,做军鞋1万余双,有50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还协助秦基伟支队开荒种谷、解决给养。1945年后,这里的群众还参加了解放娘子关、平定、阳泉、榆次、太原的战斗,扛炮弹,抬坑木,送伤员,驮军粮,被誉为山西省“爱国支前模范村”。 

    1.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西口悬关

    主战场位于七亘村村口西口悬关,战场原貌保存完好,十米大的八一红色军旗挺立在五米高墙堡之上,迎风飘扬。

    2.七亘大捷纪念园

    纪念园的石刻纪念碑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七亘大捷战役的历史背景及过程,园内场地平展,树木繁茂。纪念馆占地一亩,两层建筑,馆内用灯光,雕塑、图像、显示屏等设施分五个场景详细介绍了战役的全过程以及保留下来的珍贵物品

    3.七亘大捷纪念碑

    纪念碑用汉白玉整石雕刻,由徐向前之帅亲笔题字,碑高十二米。纪事碑详细记录了七亘大捷战役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平定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pddszx.com   2006-2023  版权所有
地址(ADD):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前社村口    联系电话(TEL):0353-5665000   传真(FAX):0353-5665000
E-MAIL:4390353@qq.com   备案号:晋ICP备18002743号   技术支持:阳泉市驿拓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导航